四川人休閑,其實重點指成都。外地人只看到成都休閑的一面,那為什么不透過現象看一下本質呢?
在好多外地的人印象里,成都以懶散出名,理由就是滿街的茶坊、娛樂場所、商場、飯館不管周末非周末,節假日還是平常天,都是人滿為患,給人一種感覺,成都人除了會花錢,什么都不會了。
其實呢,大家仔細想一想,如若不勤奮掙錢,成都人哪來的錢花?天上掉下的餡餅?非也!休閑業、商業發達繁榮,折射出的并不是成都人的懶,而是成都人的消費能力很強,“錢掙來是花的”,是多數成都人的信條。這種信條,予經濟發展十分有利,成都人的消費,是不會如別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那樣需要政府鼓勵才能刺激得起來的。消費被拉動了,經濟才能繁榮,這就是為什么重慶在經濟上會比成都落后很多(雖然在很多人的老意識里,重慶比成都有錢),這就是為什么世界排名前五的零售巨頭無一例外的中國首站都是成都的緣故。
剛到成都時,也如很多外地人一樣對成都的消費感到疑惑,不明白為什么從周一至周日,成都的所有商場人都是滿滿的,不明白為什么在小小的成都春熙路至天府廣場商圈,大型綜合商場竟然有十余家,更不明白為這什么這十余家知名的大商場生意都那么好?成為成都的一分子以后,慢慢地你便會融入成都濃濃的消費觀念中。
同傳統的錢掙來主要是存的觀念不同,成都人掙錢首先是為了花。為了維持消費,成都人便拼命掙錢。在大家看到的成都人講究休閑的外表下,是成都人工作時的拼命。只是,想得很開的成都人知道拼命掙錢拼命花。
成都是一個貧富懸殊相當大的城市,但相比其他城市,這個城市的寬容會感動很多外來人口。在成都,經常被歧視的竟然會是本地人,而外地人,在成都的地位是蠻高的,成都是我到過的城市中,最不排外的一個,除了成都周邊優美的環境,適應人居住的氣氛,這也是我死心留在成都的原因之一。有人說得好:你在北京呆上十年,你依然是外地人,但你在成都只需呆上兩個月,你便可以成為成都人了。成都的寬容,會使你很快融入成都。
在成都,所有的休閑娛樂業都會照顧從高至低不同層次的消費者,酒吧、卡拉OK廳、餐館、公園、商場等等,都會有高中低檔分布平均的不同層次的消費,在成都,月入400元與月入10萬元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休閑方式。
還有就是成都的戶籍,在成都,暫住證有無不如其他城市查得嚴,而且落戶成都很簡單,只要買了商品房都行,不如其他城市有那么多的限制,而且,落戶成都也只交幾十元錢的手續費,不收昂貴的城市增容費。這一點,也體現了成都的人文關懷,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成都的寬容,成都的平等,成都給每個不同層次的人休閑機會,使你不得不說,成都,想不愛你都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