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朝山會:
為了祭祀四姑娘神山,每年的這個時候,四姑娘山當地的嘉絨藏族、羌族等民族的男女老少身著盛裝,聚集在海子溝的鍋莊坪。 無論是藏歷新年還是中國各傳統節日,四姑娘山地區的藏、羌、漢各族人民都會在一起,載歌載舞共渡佳節。傳說姑娘們化作山峰的這一天正好是農歷的五月初四,因此每年的這天村民都要身著節日盛裝,帶著酥油、青稞咂酒、糍粑等食物,來到四姑娘山的天然祭壇-鍋莊坪,祭祀四姑娘山山神。活動時間:農歷五月初四-初六活動內容:
朝山會欣賞濃郁的民族服飾文化,感受傳統的祭山活動,參與豐富的民間體育活動,品嘗美味的藏族美食,融入熱鬧的節日氛圍。夏日山區涼爽的氣候,鮮花撒滿開闊的鍋莊坪,碧藍的天空掩映著巍峨的雪峰,體驗自然的氣息,擁抱野外美麗的感覺。
嘉絨藏戲文化:
嘉絨在阿壩州州內金川、小金、馬爾康、理縣、黑水和汶川部分地區,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區、涼山州等地,居住著講藏語方言嘉絨話,并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藏族,為嘉絨藏族,藏區稱這地區的藏民為“絨巴”(農區人)。“嘉絨”一名因嘉莫墨爾多神山而得名,意指墨爾多神山四周地區。藏戲文化一般內容多為英雄降伏妖魔,光明戰勝邪惡和取材佛經故事中的勸人行善積德或反映當地的生產、生活習俗等(嘉絨藏舞即將失傳)。
四姑娘山鍋莊舞:
鍋莊,藏族稱為“卓”。人們這樣贊譽鍋莊舞內容之豐富,“天上有多少顆星,卓就有多少調;山上有多少棵樹,卓就有多少詞;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每逢喜慶日子,藏男藏女們身穿節日的盛裝,喝著青稞咂酒,聚集在寬大的廣場,鍋莊或家外的庭院處,由經驗豐富的引歌領舞者手搖響鈴,站在隊形之首,人們手牽著手,排在領舞者的后面,男一排,女一排,漸漸圍成圈篝火或鍋莊翩翩起舞.
鍋莊舞是一種無伴奏的集體舞。有的地方稱鍋莊為“擦拉”(意為玩藝),在部分地方稱鍋莊為“卓”(意為舞蹈)。它是隨著藏民族生產生活的發展變化而產生變化的,因此,鍋莊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釀酒等勞動歌舞,有頌揚英雄的歌舞,有表現藏族風俗習慣、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賓待客等歌舞。
藏歷年:
藏歷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傳統節日,寺僧和俗人一樣也歡慶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不過藏歷年的推算法與農歷春節有些差異。
藏歷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與漢族的農歷新年大致相同。藏歷年是根據藏歷推算出來的。藏歷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十五天。因為全民信仰佛教,節日活動洋溢著濃厚的宗教氣氛,是一個娛神和娛人、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日。據說,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麥熟為新年,后來,由于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唐蕃開始了較為密切的交往,隨著中原文化與高原文化的交流,許多中原文化逐漸傳入西藏,其中包括歷算。后來,藏區以麥熟為新年的習慣,改為與漢族同時過年,直至今天 藏語叫"洛薩",是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區藏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每年藏歷正月初一舉行。
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新華分社:
四川旅游
九寨溝旅游
峨眉山旅游
稻城亞丁旅游
成都周邊旅游
三亞旅游
云南旅游
24小時服務熱線:
4007 028 188 直撥號碼:
028-87668000 87666645
Copyright © 2005-2023 www.bjlehm.com 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L-SC-CJ00003
蜀ICP備13027583號-64
地址:中國.四川.成都市青羊區人民中路三段6號食品大廈6樓610室 技術支持:中國旅游聯盟信息研究所
本站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字信息均出自于互聯網上廣為流傳信息,文章圖片版權歸原著,如有版權糾紛,請來電,我社將主動聯系商量給予稿酬或予以刪除,我社不承擔法律責任。 負責人:楊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