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金陵美,十里恍然忘人間。公歷10月1日與農歷八月十五浪漫邂逅,8天“plus版”黃金周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第一個大長假,不少游客積攢了多時的旅游需求得到釋放。南京市各大景區景點文化旅游活動精彩紛呈,吸引了大量游客。據統計,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旅游者967.3萬人次,各景點均未超過75%限流。全市游客量同比恢復率為82.2%,比文旅部公布的全國同比恢復率(以下簡稱恢復率)高3.2個百分點;實現旅游收入93.4億元,同比恢復率為77.9%,比文旅部公布的全國恢復率高8個百分點。
“雙節”是文旅部開放跨省游以來的第一個黃金周,智慧旅游大數據顯示,外地客源市場取得實質性突破。南京市外游客占比達51.1%。其中,省外游客占比達37.1%。分別比上半年市外、省外游客占比提高15.7個和13.7個百分點,達到今年以來各節假日外地游客比重的新高。省外市場中,排名前五的分別為安徽、上海、浙江、廣東和山東。預約游覽、使用公勺公筷、合理點餐,文明旅游成為南京市國慶假日旅游市場的新風景。博物館、美術館、古城墻等,成為主客共享的新空間。
讓家國情懷
在儀式感中升騰
鼓聲昂揚,笑語歡騰。在玄武湖景區玄武門內廣場,一個以祝福祖國為主題的園藝景點迅速成為網紅打卡點。這是一面直徑達兩米的大鼓,鼓身上“祖國萬歲”四個字格外醒目。“祝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游客林鳳敏握緊5歲兒子的小手,一同敲響了清脆的鼓點。
家奠定國之基石,國護佑萬家平安。10月1日早上9點,雨花臺烈士陵園北門內廣場舉行了升國旗儀式。南京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黨支部書記仲興率領支部的黨員們,一大早就趕來參觀升旗儀式。他們身著白襯衫,胸佩黨徽,排成一列齊唱國歌。“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大伙兒心中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感恩。”這個黃金周,眾多市民游客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時,也以特別的方式銘刻家國記憶。據統計,雨花臺烈士陵園10月1日-8日接待了9.44萬人次參觀者。
夜游新時尚
助力消費回暖
看古城墻上,“月下嫦娥”翩然起舞。中華門甕城景區的“悅明月共潮節”——2020年南京城墻夜色潮玩節,以中華門三重甕城為舞臺,以3D mapping投影秀等先進的光影演藝技術,將光影秀與南京白局、戲曲及現代舞等真人實景節目劇情巧妙融合互動,呈現出如夢如幻的觀影效果。“從9月30日到10月2日,每晚7點到9點,連演5場,依然供不應求。”莫愁旅游相關人士說。
創新演藝新場景,讓游客“有所看”,更讓游客“有所得”。國慶期間,國內首部大型實景360°全沉浸互動演出《南京喜事》在熙南里開演,還原幾百年前的金陵市井燈彩盛況,再現笪橋燈市盛世之景。觀眾穿上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服裝,和演員們一起演繹劇情的同時,還能感受云錦、梅花篆字、燈彩等18種南京非遺文化,沉浸在南京的風光人文韻事里。“原來排期是每晚一場,應觀眾強烈要求,我們又進行了加場。”南京旅游集團品牌宣傳部副部長徐君說。截至10月7日,共演出11場,場場爆滿。
各傳統景區、文化場所也在假日期間上線夜游活動,夫子廟、大報恩寺遺址景區開啟夜游模式;玄武湖景區開放游船賞月項目,推出燈光音樂噴泉;江蘇省美術館、六朝博物館、南京圖書館、江寧織造博物館等文博場館還延長開放時間,為市民游客夜“讀”南京提供場所。
文明出行
增添城市高顏值
假期“打卡”夫子廟,幾乎變成了游人們心照不宣的“傳統”。游客雖多,文明卻不減。夫子廟景區內每隔50米設置一個垃圾桶,安排志愿者、保潔員輪流值班,進行交通引導和環境衛生維護,于外在景區主路口、路燈上方安裝文明旅游宣傳標識標語,引導大家自覺“剎住”不文明行為。整潔舒適的環境讓游客連連稱贊,“我是第一次來夫子廟,景區環境整潔,公共廁所等引導標識清晰明了,值得點贊!”
為了讓游客安全、舒心出游,黃金周期間,南京市各大景點嚴格按照文旅部不超過最大客流承載量的75%這一要求來控制入園人數,并且采取了智慧旅游等手段,助力游客提前預約、錯峰出游。“我們都提前做足了功課,提前好幾天在景區官微上預訂了免費參觀票,早上8點半就過來了,為的就是避開客流高峰時段,錯峰游覽。”10月2日,在中山陵參觀的游客鄭凌琳說,景區環境整潔美觀,游覽舒適度很“贊”。
與此同時,提倡節約用餐、“光盤行動”,有高星級酒店甚至推出“點菜師”,指導客人按需點餐。“這道菜分量比較大,建議您選小份。”在金陵飯店的梅苑餐廳,點菜師韓婷正在為外地來寧旅游的一家三口服務。她除了為用餐客人合理搭配菜肴營養外,也會在客人點單時根據人數控制菜量,推薦半份量的菜肴,并建議菜肴剩余較多的客人進行打包。對有菜品剩余的客人,她會仔細地進行意見征求,在表示將不斷改善菜肴口味的同時,提醒客人不要浪費食物。
美麗俏鄉村
煥發活動魅力
松林秀竹間,如水夜空下,不妨聆聽一首關于詩和遠方的歌,用心解讀旅行的意義。雨發生態旅游區舉辦2020南京森林音樂狂歡節,聚集一線藝人陣容,成為旅游新亮點;而在溧水“咪豆”音樂節上,震撼熱鬧、安全有序,一人一證一碼一口罩,每天2萬人有序入場。當生態與音樂奇妙碰撞,注定開啟一場“情投意合”的視聽盛宴。
身著旗袍的女子懷抱琵琶,彈奏起民樂曲《彩云追月》;身著漢服的姑娘撐著油紙傘,漫步小橋流水和亭臺樓閣間。有“金陵水鄉”美譽的錢家渡舉辦了以“彩云伴我共追月”為主題的金秋漢服秀、水鄉古典樂、mini舞臺秀、水鄉市集等特色活動。
“這里環境非常好,我們住的民宿窗前就是河,能聽見鳥叫蟲鳴。村子不大,但是非常有韻味,也很安靜,還有各種各樣的民俗演出,非常適合過幾天‘世外桃源’般的日子。”市民劉女士說。
南京市非主城各區結合區域文化、自然山水和時令特征舉辦系列節慶活動,為繽紛的秋天“儲存”人間煙火和歲月靜好。如紅色李巷開展“篳路藍縷 九九同心”紅色文化體驗,涼棚下組織磨豆腐、包餃子、包蛋餃、花園燒烤等動手益智,老少皆宜的活動;徐家院“北極光夜生活集市”,通過高科技打造燈光效果,游客可以看到彎曲的“極光弧”,還有3D水幕燈光秀等。在湯山紫清湖旅游區,游客可以一邊泡著森林溫泉,一邊仰頭看明月高懸、璀璨煙花齊放的美景。在高淳椏溪國際慢城大山村,粉紅夢幻的粉黛亂子草開得正好,新鮮的大閘蟹也已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