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三蘇神祠周邊餐館林立,從幾元一份的不炒到幾百元的大工菜一應俱全。香酥鴨、鹽水鴨、清蒸鴨等鴨系列菜肴及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東坡肘子”、“東坡魚”等頗受歡迎。旅社、賓館眾多,高中低樓齊備。住小旅館,20元可包間。星級賓館的單間在100-400元之間。
住宿 :
市內高中低檔賓館酒店、旅館執行所很多,節假日住宿也不成問題
交通:
從成都到眉山三蘇祠,每日滾動發班,依維柯、亞星運載,票價16元,新南門汽車站發車。
游樂:
三蘇祠總建筑面積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門、前廳、公殿、啟賢堂、來鳳軒、廂房、云嶼樓、披風榭、瑞蓮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蘇軒、景蘇樓、綠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采花舫、南堂、疏竹軒、綠筠軒、西門等。正殿、啟賢堂、瑞蓮亭為清康熙年間所建,近現代所建和修葺都以清代康熙四年的建筑為模式,使之成為一組典型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筑群。正殿有蘇洵、蘇軾、蘇轍的塑像,東側由池水將綠洲亭、抱月亭、云嶼樓連成一組園林。亭小水闊,樹密樓奇。西側一泓池水為“百坡亭”廊橋橫斷,向北望,透過“披風榭”可見隱于竹林中的東坡臥塑像。殿堂部分由三進四合院組成,雖按軸線處理,但兩邊卻運用了均衡而不嚴整對稱而有自由變化的手法,有收有放,靈活多致。祠內收藏有“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表忠觀碑”和“羅池廟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陳列有數以千計的匾聯書畫等文物。
最佳旅游時間:
春秋兩季為峨眉山最佳旅游季節,氣候適中,景致迷人。 峨眉山屬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但因其高山地形,晝夜具有明顯的溫差。首先,與周圍其它地區濕潤悶熱的盆地氣候不同,峨眉山氣溫較低,年平均氣溫僅為14—19°C,即使在炎熱的夏季,這里仍是涼風習習,是避暑的極佳選擇。其次,隨地形、海拔、時間的不同氣溫變化顯著,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因此,游客必須注意衣著,謹防著涼。 門票: 10元/人
購物:
特產:峨眉山“獨蒜”:屬于蔬菜類峨,產于眉山黃姜:調料類,產于樂山 烏骨黑雞:禽類,產于樂山黃連:中藥材類,產于樂山苦筍:蔬菜類,產于樂山 綠豆:糧食類,產于樂山 靈芝:中藥材類,產于樂山峨眉山豆腐乳:風味小吃類,產于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