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國家、省、市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的新形勢新要求,新一屆泰山區委區政府積極探索泰山區全域旅游發展前景,在深入調研分析、邀請專家輔導、專業媒體問診把脈后,結合泰山區實際,形成了《關于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并率先在全市召開了全域旅游推進大會,全面開展全域旅游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泰山區將“旅游+鄉村”作為發展全域旅游重要突破口,圍繞“兩橫四縱”的旅游發展格局,立足北部山區、汶河沿岸等優勢資源,結合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策劃打造特色鄉村游產品,建設高端鄉村旅游項目,特色景點遍地開花。目前,泰山區重點培育了旅游強鄉鎮6家、旅游特色村13家,開發了生態觀光、農事體驗、果品采摘、茶文化體驗、鄉村民俗體驗等一系列特色鄉村游產品,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北部山區鄉村旅游連綿帶。
(一)高端規劃編制,引領鄉村旅游科學發展。聘請專家高端編制《泰山區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規劃以北部山區和汶河沿岸自然生態資源為依托,突出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的旅游特色村建設,高端策劃建設鄉村旅游精品項目,串點連線打造北部山區鄉村旅游連綿帶。泰前街道水牛埠村艾家莊依托古石頭村落,建設艾家莊民俗古鎮項目(泰山曵尾園酒店),著力打造集民俗、休閑、生態、住宿為一體的高端度假產品;省莊鎮整合葉家莊、大河峪等4個村莊自然生態資源策劃建設綠城太陽谷項目,打造集旅游、度假、養老、養生為一體的高端鄉村度假產品;省莊鎮亓家灘村建設亓家灘繪畫寫生培訓基地,策劃推出繪畫寫生、餐飲住宿等旅游產品。安家莊建設安家苑養老養生項目,策劃打造集果品采摘、休閑垂釣、拓展訓練、生態觀光、養老養生于一體的高端特色旅游產品。同時積極引導各街道鎮、旅游特色村在總規統領下,發揮資源優勢,編制完善區域鄉村旅游產業規劃,全面推進鄉村旅游連綿帶建設。
(二)挖掘特色優勢,精心打造鄉村旅游品牌。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彰顯特色”的原則,引導有條件的鄉村挖掘自身優勢,精心打造旅游產品,不斷豐富產品內容,強化整體營銷,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業態各異的休閑鄉村游品牌。魏家莊村上高莊園、葉家莊村小地主休閑農場以土地認領為切入點,進一步開發蔬果采摘、農家特色餐飲等產品,形成獨具特色的田園農事體驗游;魏家莊、葉家莊、宋官村的草莓,亓家灘村的櫻桃,大河峪的獼猴桃,漸汶河村的葡萄,白馬石村的大紅石榴,發揮了規模優勢,以原生態風光和優質林果產品,帶火了鄉村采摘游;小津口、葉家莊等特色村依托女兒茶種植,延伸產業鏈,催熱了以采茶品茶、養生保健為主的茶文化休閑游。在此基礎上,泰山區旅游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將全區鄉村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包裝,重點抓住草莓、櫻桃、葡萄、女兒茶、紫薯、花生、獼猴桃等瓜果成熟及采摘時節,深入特色村拍攝采風,在市區電視臺、各大報紙及微信平臺相繼推出了20余期鄉村旅游專題宣傳,在本地市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成為了全區乃至全市鄉村采摘游的名牌產品。
(三)強化扶持引導,推進鄉村旅游有序發展。近幾年來,泰山區借助上級扶持政策,多渠道搭建平臺,強化扶持引導,多方爭取各類資金近300萬元,用于開發旅游資源、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旅游特色產業,鄉村旅游得到了有序發展。特別是今年以來,積極開展旅游扶貧,加大對大河峪、亓家灘、宋官、貝家莊、西郭莊5個國家、省級扶貧村的扶持力度,積極向國家、省、市積極爭取扶貧資金,其中大河峪村100萬旅游扶貧資金已發放到位并投入使用積極建設旅游項目。同時重點強化對扶貧村的旅游規劃指導、產品宣傳、人才培訓,引領鄉村通過發展旅游逐步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