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紅色文化地圖》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首發,共匯聚上海387處紅色文化資源,是迄今為止上海最全的“紅色地圖”。其中浦東標注出了19處,包括張聞天故居、黃炎培故居等兩處國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南匯縣保衛團第二中隊隊部遺址等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其他紅色文化資源。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從此,上海的大街小巷遍布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足跡。紅色文化地圖以黨史研究和文物保護相關資料為依據,結合實地核查,最終匯聚387處紅色文化資源,收錄了上海所有的紅色史跡、革命遺址等,成為現今最全的一張上海“紅色地圖”。
387處紅色文化資源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等不同類別進行區分。其中333處有落點標注, 54處是已經消失了的紅色遺跡,并未在地圖上標注,但以目錄的形式也在地圖上呈現。
除了大家熟知的中共一大、二大、四大會址紀念館等,浦東的紅色文化資源也有不少看點。比如位于祝橋鎮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聞天故居,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86平方米,三合院民居,磚木結構一正兩廂房,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位于川沙新鎮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黃炎培故居,黃炎培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教育家,故居為原“內史第”第三進,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始建于清咸豐九年(1859),1991年6月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不過故居近期貼出告示稱在整修中,將于9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
浦東各處也“蘊含”了諸多紅色文化資源,比如李白十二烈士就義紀念地、南匯縣保衛團第四中隊隊部遺址等記錄了浦東革命烈士們的不屈不撓;浦東中學是滬上最早創辦的現代中學之一,學校內風格各異的教學大樓和“故居”“革命烈士紀念碑”“楊公斯盛造像”“炎培亭”等人文景觀錯落有致,透示著歷史名校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時代氣息;還有高橋烈士陵園、三林烈士陵園、南匯烈士陵園、川沙烈士陵園等向人們講述各個時期革命烈士在浦東大地上的英勇事跡。
為了方便市民隨時隨地查閱,《上海紅色文化地圖》還有電子標簽,觀眾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瀏覽或下載。線上版與紙質地圖相互呼應,并包含了定位、搜索、縮放、專題內容詳細顯示等功能,內容豐富、直觀實用。